首页>>宠物之家

【图】我国青海首现四只野生白色马鹿 当地十分罕见

【图】我国青海首现四只野生白色[白色是一种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,通常被认为是“无色”的,(但和黑色的无色正相反),其明度最高,色相为零。]马鹿 当地十分罕见[罕见,汉语词汇。]

近期,我国首现白色马鹿的一则新闻倍受广大网友的关注。据报道,记者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**获悉,该县生态管护员近日在巡山途中发现并拍摄到4只白色马鹿,这在当地十分罕见。据科研人员介绍,这或为我国首次发现的野生白色型马鹿个体。

25日下午4时许,囊谦县生态管护员才仁丁增在巡山时发现4只通体全白的马鹿。在深灰色的鹿群中,这4只白色马鹿格外引人注目。才仁丁增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,按下了快门。

“依据照片判断,这4只马鹿眼睛颜色不是红色,可确定不是白化病,而是罕见的白色型个体。”长期潜心研究马鹿的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教授李和平说。

【图】我国青海首现四只野生白色马鹿 当地十分罕见

李和平介绍,白色型动物的出现通常由正常的体表色素细胞不分泌色素所致,特点是动物全身所有颜色都会变浅。值得注意的是,白色型与白化病有明显区别,后者由动物无法合成黑色素所致,特点是全身被毛缺少黑色,眼部颜色呈红色。

“白色型动物在人工饲养[新生狗 宝宝 接纳新成员,主人要知道如何照顾新来的宝宝,才能使它安全地度过过渡期。]条件下较常见,但在野外容易被天敌捕食,不易存活。”李和平说,“马鹿在北美和欧洲都有白色型的记录,在新西兰也饲养着一些白色型个体,但野生白色型马鹿十分罕见。此前国内一直未有相关拍摄记录,这次发现具有较高的科学和文化价值。”

马鹿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分布于囊谦境内的马鹿属于川藏亚种,又称白臀鹿。近年来,随着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强,该物种数量在囊谦县周边的澜沧江源头地区稳定增长。

拓展内容:马鹿的相关资料

马鹿的生活习性:

马鹿随着不同季节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经常变换生活环境,但一般不作远距离的水平迁徙,选择生境的各种要素中,隐蔽条件、水源和食物的丰富度是最重要的指标。它特别喜欢灌丛、草地等环境,不仅有利于隐蔽,而且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都比较好。但如果食物比较贫乏,也能在荒漠、芦苇草地及农田等生境活动。马鹿在白天活动,特别是黎明前后的活动更为频繁,以乔木、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,种类多达数百种,也常饮矿泉水,在多盐的低湿地上舔食,甚至还吃其中的烂泥,夏天有时也到沼泽和浅水中进行水浴。

平时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,群体成员包括雌兽和幼仔,成年雄兽则离群独居,或几只一起结伴活动。马鹿在自然界里的天敌有熊、豹、豺、狼、猞猁等猛兽,但由于性情机警,奔跑迅速,听觉和嗅觉灵敏,而且体大力强,又有巨角作为**,所以也能与捕食者进行搏斗。

马鹿的繁殖方式:

马鹿的**期集中在每年9-10月,此时雄兽很少采食,常用蹄子扒土,频繁排尿,用角顶撞树干,将树皮撞破或者折断小树,并且发出吼叫声,初期时叫声不高,多半在夜间,**时则日夜大声吼叫。**期间雄兽之间的争偶格斗也很激烈,几乎日夜争斗不休,但在格斗中,通常弱者在招架不住时并不坚持到底,而是败退了事,强者也不追赶,只有双方势均力敌时,才会使一方或双方的角被折断,甚至造成严重致命的创伤。取胜的雄兽可以占有多只雌兽,**期一般持续2-3天,性周期为7-12天。雌兽的妊娠期为225-262天,在灌丛、高草地等隐蔽处生产,每胎通常产1仔。

初生的幼仔体毛呈黄褐色,有白色斑点,体重为10-12公斤,头2-3天内软弱无力,只能躺卧,很少行动。5-7天后开始跟随雌兽活动。哺*期为3个月,1月龄时出现反刍现象。12-14月龄时开始长出不分叉的角,到第三年分成2-3个枝叉。3-4岁时性成熟,寿命为16-18年。


本文由宠物迷 宠物之家栏目发布,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朋友圈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【图】我国青海首现四只野生白色马鹿 当地十分罕见